今天是第28個世界讀書日。在復旦大學舉行的第11屆讀書節(jié)開幕式上,一則和閱讀相關的數(shù)據(jù)引起關注:作為復旦大學2022年度閱讀達人,歷史學系2020級本科生唐寅一年借閱圖書800余冊。不過在評點這位很能讀書的“學霸”時,也有計算機專家透露,“初代GPT一年的閱讀量已達到7000余冊”。
人類的閱讀量無法超越機器人已毫無爭議,在技術快速迭代、人工智能迅速發(fā)展的當下,閱讀之于我們,意義何在?一位復旦大學學者的觀點,引發(fā)不少共鳴:越是在機器高度發(fā)達的時代,人越需要通過帶著思考的閱讀和深度學習,豐富精神世界和心靈。
“學霸”PK機器,誰的閱讀水平更勝一籌?
一年閱讀800本書是怎么做到的?先看復旦“學霸”唐寅的讀書日常。他說,自己主要喜歡閱讀中國古代文史方面的書籍,每天近似流水線作業(yè):按圖索驥,標記新書,然后在圖書館系統(tǒng)檢索,保存編號,前往借閱。即便保持強度略高的閱讀狀態(tài),但唐寅仍靦腆地說:“不敢說一年精讀800本書,只能說讀過800本?!?/p>
和謙虛的人類“學霸”相比,機器的閱讀水平目前進展如何?中國計算機學會自然語言處理專委會副主任、復旦大學計算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黃萱菁做了分享:機器閱讀,不外乎“博覽群書、持續(xù)學習、去粗存精”。她也提出,機器學習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本質量。比如,有團隊發(fā)現(xiàn),基于論壇學習的機器在表達能力方面明顯弱于閱讀經典著作的機器。黃萱菁說,這也從側面驗證了多讀書、讀好書的重要性。
超越工具性,閱讀才是“制勝法寶”
事實上,機器正在變得愈發(fā)聰明。黃萱菁介紹,已有AI在高考答題中答出了500多分。那么,和機器相比,人類的優(yōu)勢將體現(xiàn)在哪里?黃萱菁直言,從目前來看,機器所缺乏的甄別信息、理性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將是人類的“制勝法寶”。顯然,這些關鍵的能力,都可以通過閱讀進行培養(yǎng)、提升。
“機器千篇一律,具有很強的工具性,但人的價值并非如此?!睆偷┐髮W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陸一認為,情感共鳴、同理心,甚至是所謂的人的性格缺點,都是區(qū)分人與機器的關鍵。因此,在機器高度發(fā)達的時代,人類尤其需要從非工具性的角度來認識自己。而這也是大學當前大力開展人文教育和通識教育的重要原因。
隨著AI的快速發(fā)展,不少人也開始擔心人類或將被機器取代。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引馳直言,化解焦慮,閱讀是良方?!伴喿x飽含豐富的精神給養(yǎng),充滿偉大的力量。比如,在閱讀中華經典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今時今日之苦惱與古人所思所想何其相似,從而獲得巨大的內生動力?!彼蔡貏e談到,一些中華經典很適合在數(shù)字化時代進行碎片化閱讀?!澳愫茈y想象碎片式讀完康德,但用這個方法讀《論語》并不費勁?!?/p>
轉自:文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