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知名女作家六六在微博上爆料稱,她在京東網上購買的水果收到時都爛了,與客服反復溝通無果,實在忍無可忍,最后嚴詞拒絕和解。
稍早些時候,當“陜西周至油桃滯銷,果農將桃倒進河道”的消息一經曝光,國內知名的農業(yè)電商平臺一畝田App客戶端迅速成為國內各地桃農的求助熱線。
“這是因為農產品冷鏈物流‘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難題沒有破解?!比涨?,中物聯冷鏈物流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秦玉鳴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農產品為什么會滯銷?秦玉鳴認為,除了信息不對稱之外,最大問題就是由于農產品在產地的預冷、分級、加工、包裝、窖藏等環(huán)節(jié)的不到位?!叭绻钕纫还铩龅煤?,農產品完全可以高價銷售或錯峰上市”。
為什么消費者會收到爛水果?秦玉鳴指出,這是“最后一公里”沒做好所致。果蔬宅配不同于普通快遞,在配送過程中稍微磕了碰了,或者溫度控制不到位,甚至對果蔬的品性了解不深,都會導致消費者無法買賬。
針對生鮮農產品滯銷、腐爛生鮮產品遞送遭消費者投訴等現象,秦玉鳴強調,做好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關鍵是要把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關。
直面問題
秦玉鳴指出,當前,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最先一公里”存在三個問題。
一是產地交易問題。目前,國內大部分比較好的農產品批發(fā)市場都建在消費地,信息不對稱,導致許多農產品不能及時從產地運出。
二是產地的保鮮庫建設問題。農產品通過產地的預冷和儲存可以做到錯峰上市,躲開農產品銷售旺季。但是,大部分產地因保鮮庫建設成本較高及建成后利用率極低而不愿意投資。建議借鑒國外的做法,政府給予資金和技術扶持,加強移動式冷庫——冷藏集裝箱的建設。
三是農產品的標準化問題?,F在,我國農產品通過挑選、分級、深加工后出售的,尚屬少數。而在發(fā)達國家,許多農產品都是加工后銷售。另外,中國的農產品大多在產地幾乎不做包裝的情況下,通過柵欄車、棉被車被運到消費地的批發(fā)市場。由此可見,亟待加快農產品的挑選、分級以及包裝的標準化建設。
秦玉鳴告訴記者,國外非常注重農產品冷鏈物流“最先一公里”建設,這樣可以大大延長果蔬的生命周期,然后通過航運,以低廉的成本運往其他國家,損耗率很低,整體成本當然不會太高。反觀中國國內,雖然有距離短的優(yōu)勢,但是高額的損耗和冗長的環(huán)節(jié)足以抵消前者的優(yōu)勢,費用最終體現在價格上面。這才有了跨境從國外購買的新鮮水果價格反倒比從國內購買的還要便宜的現象。
據秦玉鳴介紹,我國的“最后一公里”遞送現有模式主要有三種,包括成本最高的快遞模式、成本最低的自提和便利店模式、目前發(fā)展較快的O2O模式。自提和便利店模式成本最低,是因為便利店每天所有的冷藏車本身是一日三配,通過電商渠道的生鮮品如果搭上這輛“公共汽車”會大大降低成本;如果客戶自提的話,成本會更低。O2O模式就是社區(qū)店模式,直接在小區(qū)的周圍建自提點,甚至在小區(qū)放自提柜,時下該模式漸漸引起投資者的關注。
在秦玉鳴看來,不僅“最先一公里”建設面臨諸多問題,“最后一公里”工作也很難做。
遇上互聯網
經過考察,秦玉鳴發(fā)現,“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出現問題,是由于產地設施不完善、專業(yè)性人才和信息化體系缺乏、運輸費用高等諸多因素造成的。
比如黑龍江,雖然擁有全球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所生產的農副產品的高品質是大家公認的,但是大部分農產品仍是在常溫下流通,冷鏈物流各環(huán)節(jié)銜接尚不夠通暢,缺乏系統化的連貫作業(yè),損耗嚴重。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就是,農產品冷鏈“最先一公里”工作不到位,且運輸和銷售環(huán)節(jié)斷鏈,全過程冷鏈運輸比例較低。冷鏈物流組織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鏈物流體系。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發(fā)揮特色資源優(yōu)勢、生態(tài)優(yōu)勢和區(qū)位優(yōu)勢,建立以生產基地為基礎、以集散市場為載體、具有專業(yè)化水平的農產品冷鏈體系是促進我國各地的農產品走出省門、走出國門,并帶動農民增收的必然選擇。
農業(yè)部最近出臺的《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發(fā)展綱要》,強調了農產品“最先一公里”的重要性,提出要進一步提升我國農產品的流通能力與效率。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將于10月1日起施行。其中指出,從10月1日起將把食品和深加工農產品的儲存和運輸列入監(jiān)管的范圍,尤其是冷凍、冷藏產品的儲存和運輸。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一帶一路”、“互聯網+農業(yè)”、生鮮電商等話題的不斷發(fā)酵,“農產品”這個原本很冷清的詞匯逐漸受到關注。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希望大家一起關注‘互聯網+農產品’、‘互聯網+冷鏈’,真正推動中國農產品發(fā)展?!鼻赜聒Q表示。(葉靈燕)
來源:中國貿易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