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東亞藥業(yè)的周盛峰等人提出的中國發(fā)明專利“左氧氟沙星的新縮哌合成方法”,專利號:201010040065,于2010年7月7日公開。該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左氧氟沙星的新縮哌合成方法,屬于藥物合成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左氧氟沙星縮哌反應需要高沸點的溶劑做反應溶劑,且極性溶劑氣味較大,刺激性較強,對環(huán)境和人們的健康具有較大危害的問題。該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左氧氟羧酸中加入N-甲基哌嗪進行反應,反應后濃縮回收N-甲基哌嗪得到殘留物;殘留物加水,然后用堿調至中性過濾后得到左氧氟沙星粗品。
★山東省藥品檢驗所的王維劍等人提出的中國發(fā)明專利“去羧基左氧氟沙星的制備方法”,專利號:201110030766,于2011年6月15日公開。該發(fā)明涉及左氧氟沙星技術領域一種去羧基左氧氟沙星的制備方法。將左氧氟沙星和1mol/L的鹽酸按0.03mol:1000ml的比例混合,60~80℃攪拌溶解,120℃、0.3Mpa條件下反應50h得到反應溶液,反應溶液蒸干,對殘渣進行重結晶,重結晶的溶劑選用乙醇與丙酮體積比為2:1的混合溶劑,得去羧基左氧氟沙星。試劑的選用便于后續(xù)的分離工作,選用特定的反應溫度、壓力和時間,提高去羧基左氧氟沙星的轉化率,減少雜質的生成;該發(fā)明反應步驟少,產率高,易于制備,可極大地降低去羧基左氧氟沙星對照品的成本;經乙醇與丙酮摩爾比為2:1的混合溶劑重結晶,純度可達99.5%。
★浙江京新藥業(yè)的張永塘等人提出的中國發(fā)明專利“左氧氟沙星半水物的制備工藝”,專利號:201010118566,于2010年7月21日公開。該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左氧氟沙星半水物的制備工藝。現有的一種方法采用極性太弱或極性太強的有機溶劑來結晶純化左氧氟沙星粗品,不利于左氧氟沙星半水化合物成品質量與收率的提高。該發(fā)明通過左氧氟羧酸與N-甲基哌嗪發(fā)生縮哌反應生成左氧氟沙星粗品,再將左氧氟沙星粗品溶解于由單一或復合的乙二醇單烷基醚同系物HO-CH2CH2-OR和水組成的混合溶劑中,然后經后處理制得針狀左氧氟沙星半水物。該發(fā)明所用溶劑的極性適中,不僅使制得的左氧氟沙星半水物收率與乙醇工藝相當;而且在真空度相同時,該發(fā)明的左氧氟沙星半水物濕品較乙醇工藝的濕品干燥溫度更低、干燥時間更短。
★誠達藥業(yè)的王喆等人提出的中國發(fā)明專利“左旋氧氟沙星的制備方法”,專利號:200910102239,于2010年3月3日公開。該方法公開了一種左旋氧氟沙星的制備方法。它是以四氟苯甲酰氯為原料經合成法制成S-9,10-二氟-2,3-二氫-3-甲基-7-氧-7H-吡啶并[1,2,3-de]-[1,4]-苯并噁嗪-6-羧酸,再和堿在有機溶劑中反應得到左旋氧氟沙星。該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用四氟苯甲酰氯和S-3-2-R1-2-R2-4-甲基唑烷基丙烯酸酯反應,在后處理的同時直接水解,然后閉環(huán),減少了反應步驟,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反應收率達到85~90%。在制備中加入了有機或無機堿,減少了甲基哌嗪的投料量,降低了反應成本且有良好的回收率。
★山東省藥品檢驗所的李濤等人提出的中國發(fā)明專利“左氧氟沙星-N-氧化物的制備方法”,專利號:201110030762,于2011年5月25日公開。該發(fā)明涉及一種左氧氟沙星-N-氧化物的制備方法。將左氧氟沙星和0.1mol/L的鹽酸溶液0.03mol:500ml比例混合,80~100℃溶解;60~80℃分3次加入質量濃度為30%的雙氧水溶液100ml,每次反應3~5h,得反應溶液;將反應溶液蒸干,殘渣水重結晶。原料的選用便于后續(xù)的分離工作;通過雙氧水溶液的分步加入,控制反應的進度,減少副產物的生成,提高左氧氟沙星-N-氧化物的轉化率,減少雜質的生成;產率為88.7%,產品純度可達99.5%以上。
來源:醫(yī)藥經濟報 作者:張倫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