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生教授積二十幾年心血之作《漢帝國的遺產:漢鬼考》于2015年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該書甫一問世即贏得海內外學術界和普通讀者的青睞,并引發(fā)討論和思考。
《漢鬼考》更新了中國古代史研究的視角和方法。作者以漢墓為切入點,通過傳世文獻(特別是早期道教經典)與大量考古材料的相互論證,探討了漢墓中的時空隱喻要素以及見諸漢畫的神祇與仙譜,揭示了戰(zhàn)國秦漢時期的尸解成仙信仰,梳理了兩漢時期的社會信仰變遷。有學者指出,《漢鬼考》開辟了從宗教角度來解讀漢墓的新視角,探索漢墓空間結構及墓葬陳設的宗教意義,重申了今人所遺忘的神道,揭示了漢畫所蘊含的精神和思想及其所映射的漢帝國的信仰內核,解決了許多懸而未決或者說以前完全靠猜測的問題,可說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同時,該書運用跨學科、多視角的綜合研究方法,打通了學科壁壘,重新解讀了“孔子見老子”圖、武梁祠畫像石、徐州元和三年畫像石、潘家疃漢墓畫像石、濟南無影山彩繪陶器以及長沙馬王堆墓帛畫與四重彩棺等大量墓葬考古材料,論證了漢晉時期一個占支配地位的原始道教修仙思想——“太陰煉形”,并通過原始道教的神學邏輯建立起了一套死者太陰煉形成仙過程的理想模型,取得了大量原創(chuàng)性成果,填補了學術空白。
在漢畫研究方面,有學者感嘆考古學固守“事死如事生”的傳統(tǒng)觀念,其研究止步于“實”不能“通”;藝術史耽溺“西方美學”的桎梏,其研究浮于“美”而不能“真”。《漢鬼考》一書從信仰與儀式角度切入,視漢墓為漢人、漢帝國理想精神之載體,切實合乎歷史與邏輯,探賾索隱漢畫之“真”,可謂實現了漢畫研究的新轉向。此外,本書所使用的漢畫資料非常豐富,不少畫石、圖像頗難尋見,甚至運用了一些“丑陋”和殘缺的畫像,這也是對漢畫研究的一種突破。有學者指出,該書對漢墓圖像的認知,使我們在一種近乎荒誕的歷史圖景中看到了漢儒為世間凡人指出的在人生中謀求不朽的最高可能性。
國內學術界有一種觀點認為,如今歷史研究最難的不是材料的完備、方法的系統(tǒng)或視角的獨特,而是如何通過這些方面的學術積累和進展,抵達歷史現場的核心:當時人們理解和塑造生活的觀念、態(tài)度和方式。優(yōu)秀的歷史學者不只是依托偶然現存來考察歷史,而是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豐富和深化我們對歷史對象的認知?!稘h鬼考》一書從儀式構造、空間象征、符號邏輯、圖像內容入手,揭示了看似光怪陸離的信仰、祭祀現象背后的基礎和邏輯,是一部可以讓讀者充分領略歷史、探究樂趣的厚重之著;而且,該書讓我們改變了過去對漢代讖緯的鄙視,而上升為重要的宗教與思想史文獻。
《漢鬼考》作為一本學術專著,面向的主要是學界的專業(yè)人士,然而該書一經出版就引發(fā)了大眾讀者的興趣和關注。大量原創(chuàng)性知識在嚴肅的學術氛圍下不失趣味性,拓展了大眾對科學的接觸面:六博圖隱喻墓穴為仙人之所;“鳥喙神仙”在漢代作為‘道’的化身被稱為“靈鸧”,是老子神化時期的早期形態(tài);“死者”進入墓室經歷新的鑄煉:在蓬萊服下海神所管神藥,于昆侖拜老君、受道書、尋西王母飲玉漿,最終上九天變形成仙的儀軌……通過閱讀該書,讀者還進一步認識到漢畫像石背后所蘊含的意義;認識到漢畫像石并非簡單的圖形和繪畫,而是反映著漢人內心的精神追求,對畫像石的研究關系著對漢人內心深處的探索;更有讀者讀后把漢畫像石譽為“被漢代人用墓室封存的密碼”。
作為一本嚴謹的學術著作,《漢鬼考》非但沒有因其內容深奧消解讀者探求漢帝國精神遺產的熱情,反而因文風激昂引發(fā)讀者普遍的情感共鳴,其市場熱度也恰恰說明本書準確回應了大眾重溫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切期待,及時響應了社會對建立新時期文化自信的強烈訴求,也激起了國外學界同行探究漢帝國思想世界的熱忱。
在中國重新崛起的過程中,如何構建大國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一直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某種意義上,本書對于漢帝國信仰結構、精神氣質的分析和呈現為解答該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