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三個緊” 做好中秋假期旅游市場工作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14





  綜合考慮中秋假期特點、民眾出行需求、近期天氣情況等因素,做好中秋假期旅游市場工作要緊跟市場需求,豐富產品供給;要緊貼假期特點,精心做好服務;要緊盯制度落實,全力確保安全


  暑期旅游旺季剛過,中秋假期即將到來,旅游市場有望再迎小高峰。攜程、飛豬等多家在線旅游平臺近期發(fā)布的報告顯示,中秋假期,人們的旅游活動主要以中短途為主,同省酒店訂單比例達到50%以上。周邊游、“微度假”、團圓游、鄉(xiāng)村慢生活等需求旺盛。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中秋假期,各地結合親情思念、家國情懷、傳統(tǒng)文化、地方元素等主題,積極策劃推出了一系列節(jié)慶活動、特色旅游產品,努力將中秋佳節(jié)的傳統(tǒng)“老習俗”玩出“新花樣”,不斷增強廣大游客的旅游參與度、體驗感和吸引力,繼續(xù)保持國內旅游市場的火熱勢頭。


  據(jù)報道,首屆“京彩燈會”——2024年北京中秋國慶彩燈游園會將于9月14日至10月31日在北京園博園舉辦,其間600余畝的園區(qū)將被10萬件彩燈掛件和200余組彩燈點亮,成為北京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燈會。深圳將推出中秋花月晚會、華服千燈大巡游、非遺“鐵花秀”等活動。吉林松原將推出查干湖環(huán)湖馬拉松賽、國際鐵人三項精英賽、查干湖環(huán)湖自行車賽、少兒搏擊爭霸賽等賽事活動。這些獨具節(jié)日特點和當?shù)靥厣幕顒訉⒊蔀橹星锛倨谌藗兂鲇蔚臒衢T選擇。


  綜合考慮中秋假期特點、民眾出行需求、近期天氣情況等因素,筆者認為,做好中秋假期旅游市場工作,應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加大產品供給,讓游客游得舒心;堅持以游客為中心,精心做好服務,讓游客游得舒服;堅持以安全為底線,全力以赴保障,讓游客游得舒坦。


  首先,要緊跟市場需求,豐富產品供給。中秋假期,游客更加注重旅游消費活動的體驗性和參與感,尤其是團圓游和夜游的氛圍更濃、儀式感更強。相關平臺數(shù)據(jù)顯示,賞月、游園、燈會等深度體驗歷史文化的“中式夜游”,熱度同比增長約60%,將成為一大看點和亮點。


  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成渝城市群等區(qū)域的中短途出游需求旺盛。各地應圍繞“中秋佳節(jié)”主題,積極把握賞月、夜游等市場需求,注重傳統(tǒng)與時尚相融合、文化與科技相結合,深入挖掘傳統(tǒng)文化內涵,推出具有當?shù)靥厣墓?jié)慶文化活動和旅游產品,讓中秋假期旅游產品更加多元化、品質化。


  其次,要緊貼假期特點,精心做好服務。中秋假期,自駕游或“高鐵+落地租車自駕游”,將是短途游、省內跨城和鄰省跨城游客的主流選擇。飛豬平臺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目前,國內租車預訂量相較于2019年同期增長超一倍,高鐵站成為最熱門的租車門店選擇區(qū)域。這一出游交通方式,再加上舉家出游的顯著特點,更需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務。


  各地應加強對車流量、客流量、酒店入住率、景區(qū)擁擠程度等的動態(tài)監(jiān)控,利用微信、手機App等平臺及時發(fā)布相關信息,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要加強“大客流”應對防范,尤其對重點景區(qū)、特色節(jié)慶活動、熱門演出等進行研判,制定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善于運用智慧旅游在管理和服務中的作用,提高引導協(xié)調能力和應急管理能力,共同營造安全祥和、文明有序的溫馨環(huán)境。


  最后,要緊盯制度落實,全力確保安全。各地應進一步健全協(xié)同聯(lián)動的假日應急調度機制,落實假日旅游安全方案預案,健全各項旅游安全制度措施,嚴格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各地文旅執(zhí)法部門應會同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門及時處置中秋假期可能出現(xiàn)的旅游消費投訴、重大輿情和涉旅安全事件,著力凈化旅游市場和消費環(huán)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超強臺風“摩羯”先后在海南文昌市、廣東徐聞縣登陸,造成嚴重災害;四川、重慶、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區(qū)持續(xù)出現(xiàn)罕見的35℃至39℃高溫天氣,對當?shù)芈糜螏硪欢ㄓ绊?。各地文旅部門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有針對性地做好中秋假期旅游安全工作。


  我們還高興地看到,今年以來,不少外國游客開啟中國行,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美好的中國之旅:“中國很City,歡迎來Travel!”相信,中秋節(jié)假期,也會有許多外國人來到中國、感受中國。期待各地尤其是入境旅游熱門目的地,針對外國游客推出更多特色產品和精細服務,讓他們更加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更好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王紅彥)


  轉自:中國旅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