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第一季收官 240篇"10萬+"熱度不止在熒屏


來源:新聞晨報   時間:2017-05-08





  “有人說,青春是那么美好,唯一的缺點就是消逝得太快,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正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要拼勁全力,好好生活。感謝收看《朗讀者》,明年再見。”說完這段告別詞,主持人董卿轉身離開,舞臺上大門也緩緩關閉……上周六晚,央視《朗讀者》播出了第一季的最后一期節(jié)目。

 

  從第一期的“遇見”到最后一期的“青春”,在過去3個月中,《朗讀者》以12個各具特色的主題詞,吸引了各種各樣的朗讀者。他們的人生故事和深情朗讀,引發(fā)了無數(shù)觀眾的共鳴,節(jié)目的熱度也水漲船高,豆瓣評分更高達8.6分。

 

  據(jù)悉,5月15日,《朗讀者》還將在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特別節(jié)目,少年偶像王源等的訪談和朗讀部分都將在特別節(jié)目中與觀眾見面。

 

  從“遇見”開始以“青春”告別

 

  “青春就是充滿希望,充滿生命的活力。”繼馮小剛、老狼、郎平等人的亮相之后,在《朗讀者》最后一期的尾聲,錢谷融、韓美林、余光中、馬識途、喬羽、馮驥才、方成、賀敬之8位文藝大家特別獻聲。他們中,最年輕的75歲,最年長的102歲,卻不約而同地道出心中對“青春”這一主題詞的理解。

 

  這個收尾,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朗讀者》開播的第一期。當時,圍繞著“遇見”的主題詞,96歲的翻譯家許淵沖壓軸登場。憶起當年將林徽因的詩歌《別丟掉》翻譯成英文送給喜歡的姑娘,念著詩句的許淵沖竟流淚了。青春不老,一頭一尾的呼應,頗具趣味。

 

  事實上,觀看《朗讀者》堪稱一次“遇見”與“青春”同在的旅程,精彩片段接二連三。談“選擇”,作家麥家首次披露了他與青春期叛逆的兒子之間“苦戰(zhàn)”,他寫給兒子的信被封為“最美家書”。說“禮物”,倪萍與董卿兩代央視主持聚首,倪萍更難得地披露了她一度離開主持舞臺的原因。詮釋“味道”,93歲的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聊起了中國古詩詞獨特的韻味和美感……這些精彩篇章讓舞臺上的朗讀者呈現(xiàn)出年輕的精氣神,也讓無數(shù)觀眾,尤其是年輕人與節(jié)目結緣。正如董卿在最后一期節(jié)目中所說:“我還記得節(jié)目開播的那一天,我站在這里和大家說,你好。我們那期節(jié)目的主題是遇見,我說希望這一次的遇見讓我們彼此感受到更多的美好。我感受到了。”

 

  240篇“10萬”熱度不止在熒屏

 

  記者注意到,從總體熱度來說,《朗讀者》在過去的三個月收獲頗豐:在線下,“朗讀亭”走訪了北京、上海、南京等13座城市,吸引了大量普通人的參與。在線上,節(jié)目的短視頻點擊率不俗,斯琴高娃朗讀《寫給母親》播放量高達5000萬,音頻版《朗讀者》則在喜馬拉雅App擁有了38萬訂閱用戶,收聽量達3億多次。而在收官之際,與《朗讀者》相關的、擁有“10萬”閱讀量的微信訂閱文章多達240篇,各類與《朗讀者》相關的書單推薦、閱讀參考也絡繹不絕。

 

  不僅如此,在不久前的戛納電視節(jié)上,《朗讀者》也吸引了外國節(jié)目版權方的關注。法國赫夫·休伯特電視制作公司就曾主動詢問節(jié)目是否有出售模式的意向,希望在法國、比利時、瑞士等地區(qū)制作法語版的《朗讀者》。

 

  對于這樣的熱度,董卿也曾感慨,自己最初沒想到節(jié)目會收獲那么高的新媒體熱度,“很多人問我,你覺得為什么年輕人會喜歡《朗讀者》,我就說為什么你覺得他們不喜歡呢?他們成長在一個更富裕、更開放、更文明的社會,他們接受著更良好的教育,我們不要低估了他們的審美和判斷力,自以為了解他們就喜歡某一種類型的節(jié)目”。

 

  至于未來的第二季,除了節(jié)目中董卿的一句“明年見”,節(jié)目組也暗藏“彩蛋”:《難忘今宵》的詞作者喬羽算是節(jié)目中最后一位出場的“朗讀者”,“明年春來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正道出了節(jié)目與觀眾相約來年的心愿。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03583